南通体育场沸腾了。当那个扎着标志性麻花辫的身影出现在看台时,全场目光瞬间聚焦。黑色短袖配牛仔裤的简约装扮,衬得陈若琳格外清爽。这位从南通走出去的奥运"五金王",现在以全红婵教练的身份荣归故里,嘴角扬起的弧度比夏末的阳光还要温暖。
苏州奥体中心的足球赛正进行到白热化阶段。南通支云与苏州东吴的激烈对抗中,看台上突然掀起一阵骚动。球迷们纷纷举起手机,镜头对准了正与旁人谈笑风生的陈若琳。她时而开怀大笑,时而认真倾听,麻花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,丝毫看不出奥运冠军的架子。
"陈若琳!"看台远端突然传来激动的呼喊。她循声望去,笑着挥手回应,这个瞬间被无数快门定格。很快,陈若琳现身苏超赛场的话题就冲上了同城热搜。
冠军归乡情更浓这次回乡助威对陈若琳意义非凡。开幕式上,当主持人介绍这位特邀嘉宾时,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从南通体校的跳水池走向世界领奖台,现在又以教练身份载誉归来,她始终记得这片培育自己的热土。
展开剩余67%赛场边的陈若琳比平时多了几分活力。有细心的观众发现,那双在跳水池边总是严肃观察的眼睛,此刻盛满了笑意。志愿者排队求合影时,她耐心调整姿势配合每个镜头,甚至主动帮小朋友整理衣领。
华丽转身的跳水人生,从奥运冠军到金牌教练的转型,陈若琳交出了满分答卷。2016年退役后,她潜心钻研执教之道,带出了全红婵这样的天才选手。巴黎奥运会上,师徒二人联手斩获两金,续写中国跳水的传奇。更难得的是,她还助力练俊杰、杨昊在男子双人10米台项目上再创佳绩。
亦师亦姐的温暖守护,全红婵总说陈教练像亲姐姐。确实,陈若琳会自费给爱徒买护肤品,亲自为她修剪刘海。当全红婵面临发育关的挑战时,陈若琳把当年自己控制体重的笔记本送给她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餐的热量。有次训练后,全红婵偷偷抹眼泪,陈若琳什么也没说,只是轻轻抱住她——这个画面被央视镜头捕捉,成为最打动人心的师徒瞬间。
苦难浇灌出的坚韧,这份共情能力,或许源于陈若琳特殊的成长经历。3岁遭遇家庭变故,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她,直到遇见跳水才找到人生方向。12岁那年右肘脱臼,医生建议休养半年,她却偷偷加练左手动作。体校宿舍里,抱着奶奶缝的布娃娃入睡的夜晚,锻造出她异于常人的毅力。
当终场哨响,陈若琳与全场球迷齐声合唱歌唱祖国。灯光映照着她眼角的泪光,也照亮了观众席上无数憧憬的面庞——那里或许正坐着下一个全红婵。从跳台飞燕到育人园丁,陈若琳用三十载人生诠释着:最动人的水花,永远绽放在初心绽放的地方。
发布于:江西省大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